◇5/4菩薩戒誦戒會

「戒如明日月 亦如瓔珞珠 微塵菩薩眾 由是成正覺」
文/小西蓮子

  5/4晚間,台北法青特別舉辦了一場菩薩誦戒會,這也德貴學苑啟用至今的第一場對外的法會,別具意義,除了成就一個共修的因緣,也是法師及悅眾們用心努力的成果。

  雖然誦戒會的時間訂在平日的晚間,菩薩們還是在下班下課之後,提早到達德貴學苑,在大殿中禮佛、靜坐,享受著在都市中難得的法喜。這次的誦戒會總共有超過40位的菩薩參與,有許多甚至是第一次參加法會共修,或尚未受戒的菩薩,因緣讓大家都聚會一處,共同以佛法洗滌振奮自己的心靈。

  隨著懺悔偈的唱誦,誦戒會正式開始。大家共同在佛前發露過去身口意的錯誤,藉由禮拜消弭自己內心的憂懼與煩惱,每一拜都是放下心中不安,每一拜都獲得了身心的甘露。

  大家一字一句仔仔細細地誦念戒本的內容,發願從今身至佛身,努力實踐三聚淨戒、十善戒、十無盡戒,並與大眾一起發「度一切眾生、斷一切煩惱、修一切法門、成無上佛道」的四弘誓願。以戒為本,發願成就佛道,理相事相互相融通輝映,讓每個人心中都注入了勤修淨業的力量!

  看似艱澀嚴肅的戒條,其實都是迴護自己道心及慧命的不二法門,戒只是一個將我們的菩提心具體化的方法,戒的是我們不好的心行,而不是消極的限制自己,六祖惠能大師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須修禪」就是這個道理。持戒是為了讓我們的心可以時時保持正念;如果心真的清淨了,那我們的身口意也都不會有所違失,這就是戒最積極的表現。

  在誦戒的儀軌結束之後,監香常灌法師為大眾開示菩薩戒的意義。法師鼓勵大家,其實放逸遠比精進簡單容易,就像順流而下,行善比行惡來的困難許多,就像逆流而上,大眾能來到德貴參與誦戒的共修,是一種心中正面力量的呈現與發心,實在是非常難得的因緣。

  「受持菩薩戒是成佛的要件」,法師進一步開示。我們學佛的目的,就是為了成就佛道,人必需先經過菩薩的階段,才能成佛,而受持菩薩戒就是菩薩必要的修行之一,發了菩提心的菩薩,都應該受持菩薩戒。受持了菩薩戒,就像在我們的八識田中播下了菩提種子,但播種之後仍需灌溉施肥,我們能夠念佛、禪修、讀經、供養、擔任義工乃至於定期回來誦戒,就是對我們的菩提芽最好的養分。

  師父提到《菩薩纓珞本業經》:「有而犯者,勝無不犯」。我們受了戒後,身口意一定會多少有所違失,但在我們在不好的因緣中時,受過了戒的菩薩,心中就會自然產生一股「防非止惡的力量」,讓我們能夠盡量回到正念上,這就是菩薩「戒體」殊勝之處。而參與誦戒,就是以清涼的法水,洗滌我們的身心,將我們對於過去所犯錯誤的懊悔,轉換為正面積極的動力,讓自己回到初發心,重新出發。

  法師在最後,勉勵已受戒的菩薩能夠定期參與誦戒共修,鼓勵尚未受戒的菩薩能夠把握因緣,將來回到總本山受持殊勝的菩薩戒,讓我們彼此在菩薩道上互為伴侶,共同提升自己和大眾的品質,成就人間與心中的淨土。

  每一位與會的菩薩心中都十分歡喜,能夠有這麼一場圓滿殊勝的法會,每個人臉上都帶著法喜的微笑。德貴學苑這個法鼓山的新地標,已經漸漸的成為大家不可或缺的心據點,希望法青優秀的青年菩薩們,能夠共同在這個鬧中取靜的淨土中繼續發光發熱,展現佛法中活力青春的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