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這次演講者分享在天下雜誌前所看到的標題。講外籍新娘就要先定義何謂外籍新娘,大陸的配偶包含在內嗎?在現今台灣社會中一般所指的外籍新娘是指東南亞跨國婚姻配偶,而廣義的來說外籍新娘就包含了來自大陸的配偶,但是為了尊重她們政府在民國年通令各機關改稱為外籍配偶,那外籍配偶是怎麼和我們臺灣人結婚的呢?35.9%是透過仲介,46.5%是親友介紹,(一般看到掛著婚姻仲介的小廣告,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不合法的),遠渡重洋嫁來台灣的外籍配偶以越南為最多,印尼.泰國.柬埔寨.菲律賓也不少。
來了這麼多的外籍配偶,他們也生下了許多新台灣之子,新台灣之子的比率也正隨著時間漸漸的攀升,以台北縣為例子外籍配偶所生的子女,國中小合計:95年度共為12929人,93年度為7630人,且國小1年級新台灣之子入學的人數,會從93年度的1萬多人成長到98年度的3萬多人,現今外籍配偶人數已達到38.4萬人,預估到了民國100年後這些新住民有可能會超過臺灣的原住民,那為什麼外籍配偶會讓我們去關注呢?因為在新聞媒體的版面上報導通常都是負面的,而表現普通或優秀的兒童並不容易被報導,但是有些現象確實是存在,溝通上的困難及觀念上的紛歧,她們所生出的遲緩兒高出於本土的家庭4-6倍以上(7歲前叫遲緩兒),且超過半數為老夫少妻(以外籍配偶的定義為10歲以上)(本國籍為6歲以上)。
而大多數外籍配偶的男性社經地位偏低,經濟狀況並不優渥,通常外籍配偶願意離鄉背景嫁到台灣,也有某部份的原因是因為在家鄉生活較貧苦,希望來到台灣能夠過比較好的生活,但是有時候可能夫家的經濟狀況也不好孩子在學校的註冊費、營養午餐費繳交上面都有困難,學校方面需要社會善心人士的捐款數目也持續的在增加,但也不全然是這樣,有些科技新貴也是娶外籍配偶,像俄羅斯或烏克蘭女孩這種情況也是有的,通常在較偏遠鄉鎮的新台灣之子,由於資訊獲取和文化刺激的不足,容易有學習落後的情形。
在都市裡新台灣之子相較之下情況較好,外籍配偶來台灣中文能力普遍需要加強,孩子回到家課業需要幫忙的時候,外籍配偶就使不上力,而自己的父親為了家計要在外奔波能夠照顧的時間比較少,外籍配偶也希望能夠分攤一些賺錢的責任,在台灣外籍新娘必須經過3年才能取得身分證大陸籍新娘則要八年,有了身分證才能夠去上班賺錢有的外籍新娘還未取得身分證就冒險去當黑工,為的是希望能幫忙改善家裡的經濟狀況,冒了這險常見的狀況就是要領薪水的時候雇主去報警,外籍新娘也心知肚明這是違法的,所以也不敢吭聲就也只能苦水往自己的肚子裡吞。
不過也不乏有成功的新台灣之子,在母親那學到東南亞的語言,在父親那邊學習到國語學校當中學習到英語,跟其他一般的小朋友相較下多了一個強項,特別是台灣依賴貿易生存,有了這項優勢新台灣之子發揮的空間很大,這議題上正面和反面的看法都有,社會上會去注意的大多都是反面的,正面的較少,希望在這次的活動後大家能對外籍配偶這議題能關注,我們也用平等心來看待和我們週遭的人,不管是新台灣之子也好或是身心障礙人士,我也不能去看貶她們,文化不能說誰比較好誰或比較高,捫心自問我自己都不了解她們,我如何去比較文化高低呢,我能用什麼觀點去輕視他們呢,只是因為人家跟我長的有些許不同如果能這樣就心態不正確,那就不對了,如果能時時保持平等心我這次就沒有白來了。
資料來源:內政部統計資料教育部統計報告 (2006) 何福田(2004)
以上為賴國雄演講內容,如果有錯誤或資料來源有誤的話請不吝指教。
後記:
這次的活動感恩大家踴躍的參與,特別是宜樺,從活動還沒開始前就到大同共修處幫忙大家準備晚餐,儒儀帶來的木瓜還有苗栗的水晶餃,孝丞的筆電和貞喬的MP3(幕後英雄唷), 感恩啦!剛開始時雖然遇到了些小狀況,一些小影片不能夠播放在大螢幕上,所以大家才會看到大家聚在一起專注的看某樣東西,這次講者準備的東西非常多,透過互動還有講者發的賽珍珠基金會刊物,讓我們學會分辨越南文、菲律賓文、泰文及英文,不過像柬埔寨文至今還無法用電腦把字打出來,有人打趣的說這是一個商機喔,大家可以去開發喔。
這次的活動中也看了一部影片,讓我們了解我們台灣男性從開始到東南亞跟女生見面到完婚的過程,筆者才知道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尤其是東南亞年輕女性坐一排讓你挑,筆者深覺不妥當但是現存的情況是如此而講者提到我們能怎麼幫助她們呢?他提出幾個方案,舉辦國際日活動,辦理學習輔導,實施輔導活動方案 除此之外大家還有什麼樣的想法呢?可以在我們部落格上回應喔!
活動結束後大家留下來一起吃晚餐,國際組副組長宇承和小孟在百忙之中回來關懷大家,溫哥華法青會長Nancy也有來喔,還有其他的新夥伴們,好久不見的夥伴們感恩你們啦,感恩!
筆者合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