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1/13 柬埔寨青年領袖會議分享


從上次欣榮分享肯亞經驗後,眾人得到一個共識:「會議是一個提供各方意見交流匯集的理想平台。」這次焦點轉到柬埔寨,由貞喬提供訊息讓大家親近、認識柬埔寨這個友善的國度,和了解一路上發生的故事:關於人、文化環境的點點滴滴。Combodia的歷史上背負了哪些沉重的紅色苦難?為什麼路上偶爾會遇見肢體有缺陷的民眾?當地人的性情為何如此溫順友善?與會人士提出了如何的觀點?有多少人默默在為這塊土地付出?不求回報的那種。


「赤色高棉時期為了建立一個絕對平等的社會,柬共領袖波布廢除了貨幣,殺盡全國的知識份子,金邊人驅趕到農村,每天耕地勞動。」1這是我所謂歷史上的紅色苦難。磨難深化靈魂的力量,卻無法停止更多的磨難。「在戰爭過後遺留下來的反地雷人員所殺傷的平民,比它們在戰爭中所殺的步兵還要多。據統計,單在柬埔寨戰後便有3萬5千人被地雷炸斷腳而被迫截肢。」2這是路上偶爾會看見肢體有缺陷民眾的主因。


主要信仰為小乘佛教,柬埔寨最大特色也正是被列為世界古蹟的佛像群「吳哥窟」。三五步便能欣賞到或裝嚴或敦厚的石雕,有些佛像上掛著祥和的微笑,故柬埔寨亦被稱作「微笑高棉」。佛像營造出一股寧謐的氛圍,隨處可見佇足沉思的旅人和專注在古佛像建築之美的徒手畫家。偶爾在路上遇見步伐堅定的僧侶,也可以感受到一般民眾對其尊敬與對宗教的虔誠。佛像象徵性的微笑撫平了諸多的苦難,時間彷彿只停留在陽光投射於其上那個嘴角揚起的弧度裡。

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有兩位,一位是柬埔寨大和尚Maha Ghosananda,另外一位是接觸了柬埔寨以後就一直待了下來的美國人Bob Matt。前陣子在書上看到一段話,意思約莫是一個年輕人思考著自己究竟認同哪一種價值?可以為了什麼而奮戰?我們仍舊在尋找。而故事裡的人都找到了並且身體力行的去做了。我們最後會找到什麼?認同什麼?不妨給自己一段時間思考,無論答案是什麼。